霜降过后,天气渐冷、昼夜温差变大,在办公室坐了一天后,你是否会感觉到起身时腰酸腿沉,屁股又凉又闷?如厕不顺,甚至还便血疼痛?别大意!这不是简单的“秋困”,很可能是臀部经络,已悄悄堵成了“寒湿重灾区”。今天,我院肛肠科赵英武副主任中医师教你如何护臀养生,安然过秋冬。
为什么秋冬更要“护臀”?
赵英武表示,臀部是人体的“经络枢纽”,督脉、膀胱经、胆经在此交汇。岭南秋季气候早晚温差大,“假干真湿”,寒湿易聚于臀部,加上久坐不动,更会加重气血堵塞。轻则屁股凉、腰腿胀,重则易诱发痔疮、便秘,让人排便如“上刑”!
4个养生妙招,助你通经络
按通“祛湿开关”——环跳穴
环跳穴位于臀部外侧凹陷处(约在后口袋位置),用拳头关节按压至酸胀感,每天1分钟,助湿气消散。
激活“通便穴”——八髎穴
八髎穴在腰骶部骶骨四个凹陷处,手掌根揉按5-10分钟或艾灸15分钟,调理气血、刺激肠蠕动,专克秋燥便秘!
隐形护肛术——提肛运动
吸气收缩肛门5秒,呼气放松,重复10次。坐着也能做,促进肛周血液循环,预防痔疮。
艾灸“暖臀穴”——长强穴
长强穴位于尾骨尖下方,督脉起点,隔衣温灸3分钟,改善臀部冰凉,缓解虚寒便秘。
3款药膳,喝出“健康臀”
养臀不仅要外养,还要内调。赵英武也给大家推荐三款适合岭南地区的食疗方,润肠通便,缓解腰腿酸沉。
粉葛赤小豆鲮鱼汤
食材:粉葛500克、赤小豆80克、鲮鱼1-2条、陈皮1-2瓣、蜜枣2-3颗、生姜3-4片。
做法:将赤小豆提前浸泡1-2小时,陈皮和蜜枣用温水泡软;粉葛削皮洗净后切成厚片;将处理好的鲮鱼放入油锅中用姜片煎至两面金黄;在汤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,将浸泡好的赤小豆、陈皮、蜜枣和粉葛块全部放入锅中;水沸后将煎好的鲮鱼放入锅中;继续大火煮10-15分钟,然后转为小火,慢火煲1.5至2小时,最后放入适量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清热祛湿、健脾利水,每周一次,祛湿通络,缓解臀部闷胀。
禁忌人群:此汤偏重于祛湿利水,因此小便频多、身体虚弱者不宜过多饮用。
茯苓栗子粥
食材:大米80克、去壳栗子150克、茯苓30克、山药50克、红枣5-8颗、冰糖适量。
做法:茯苓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,然后切丁,新鲜栗子剥壳,红枣洗净去核,山药削皮切成小块;在汤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,先将茯苓、红枣一同下锅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,再将大米、栗子、山药一同放入锅中;再次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慢煮45-60分钟,期间要时不时搅拌防止糊底;煮至米烂、栗子软糯时,加入冰糖调味,搅匀至融化即可关火。
功效:健脾祛湿、养胃补肾、宁心安神,远离腰腿酸沉。
禁忌人群:由于含有糖分,糖尿病患者应慎食或在不加糖的情况下少量食用;感冒发烧或有实热便秘者暂时不宜食用。
火麻仁无花果茶
食材:火麻仁10克、无花果3-5颗 (推荐使用干无花果,味道更浓郁)、冰糖适量、陈皮一片(约1-2人份)。
做法:将火麻仁放入锅中小火微炒2-3分钟,再用研磨机、擀面杖或石臼将火麻仁捣碎;无花果冲洗干净(较大的干无花果可用手撕成小块或对半切开,方便出味);陈皮用温水泡软,在汤锅中加入800毫升的清水,将处理好的火麻仁、无花果、陈皮全部放入锅中,用大火煮沸后转成小火慢煮20-30分钟;煮好后用细网筛滤渣倒出茶汤,最后趁热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融化即可。
功效:润燥通便、滋阴补虚,温和不伤脾。
禁忌人群:火麻仁有滑肠作用,孕妇、哺乳期妇女,便溏、腹泻者禁用。
日常护臀小贴士
此外,赵英武还给大家几点日常护臀建议:
1.排便后温水冲洗,少用纸巾摩擦;
2.久坐时垫透气坐垫,避免寒风直吹臀部;
3.若出现便血肿痛,应及时就医,莫拖延。
秋冬养生不仅要润肺,更要“护下盘”!臀部经络通,肛肠无负担,全身气血才更顺畅,这个冬天,从“站起来动动屁股”开始吧!
作者:李春婷
部分图片来源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