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香港某资深演员因癌症致器官衰竭离世。虽家属未正式披露癌种,但多家媒体援引圈内消息称其罹患肾癌。这个被称为“沉默杀手”的肿瘤,为何难以早期察觉?如何科学防治?国产探花
肿瘤中心主任陈学彰教授将从医学视角,带大家解析肾癌的真面目与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。
沉默的器官,孕育沉默的肿瘤
肾脏位于后腰脊柱两侧,形似蚕豆,是人体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“净化工厂”,负责过滤血液、排出废物、维持电解质平衡与血压稳定。它藏着两大“隐身法宝”:一是强大的代偿功能,即便单肾或部分肾单位受损,人体也可能无明显异常;二是位置隐蔽,深藏于腹膜后,被腹腔器官和腰背肌肉包裹,早期微小肿瘤难以通过体表察觉。这种“沉默”特性,让肾癌在早期阶段往往毫无征兆,成为隐匿的健康威胁。
警报拉响:肾癌的典型信号与隐形表现
当肾癌发展到一定阶段,侵犯肾盂、周围组织或引发全身反应时,会释放明确的预警信号,需高度警惕:
经典三联征
01无痛性肉眼血尿:尿液呈洗肉水样、淡红色或酱油色,排尿无疼痛感,且症状呈间歇性发作,易被误判为“上火”或炎症。
02腰部疼痛:多为一侧腰部持续钝痛或隐痛,若肿瘤出血形成血块堵塞输尿管,会引发剧烈肾绞痛。
03腰腹部肿块:体检时可在一侧腰部触及质地坚硬、边界不清的肿块。
易被忽视的肾外表现
01全身症状: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或高热、短期内体重快速下降。
02代谢异常:肿瘤压迫肾动脉或分泌升压物质导致高血压;干扰造血功能引发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。
03其他异常:无肝脏转移却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;左侧精索静脉曲张且平卧后不消失。
高危人群画像:谁易被肾癌“盯上”
吸烟者:肾癌明确危险因素,患病风险比非吸烟者高2-3倍,且风险随吸烟量、吸烟年限增加而上升。
肥胖者:BMI每增加5,男性肾癌风险上升24%,女性上升34%,肥胖可通过改变体内激素水平增加患病风险。
高血压患者:高血压本身是明确风险因素,虽部分降压药长期使用可能存在微弱关联,但规范控压的获益远大于风险。
有家族史者:2%-4%的肾癌与遗传相关(如VHL综合征),直系亲属患肾癌者,自身风险显著增高。
特殊职业人群:长期接触石棉、镉、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的从业者。
终末期肾病透析者:长期透析易导致肾脏囊性病变,进而增加癌变风险。
构筑三重防线:筛查、诊断与预防
⚠️主动筛查:揪出早期肾癌的关键
腹部B超是肾癌筛查的首选方式,无创、经济且有效,可清晰显示肾脏形态,发现直径1厘米及以下的微小肿瘤。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腹部B超检查。若B超发现异常,需进一步通过肾脏CT(平扫+增强)明确肿瘤大小、位置及侵犯范围,为分期和治疗提供依据;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者,可选择MRI检查,其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。
⚠️生活干预:从源头降低风险
(1)坚决戒烟:是降低肾癌风险最有效的单一措施。
(2)控制体重:通过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,将BMI维持在18.5-23.9的健康范围。
(3)健康饮食:增加蔬菜水果摄入,减少高脂肪、高热量食物。
(4)规范控压:定期监测血压,遵医嘱用药,避免血压波动。
(5)谨慎用药: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肾毒性药物。
中西医结合:科学诊疗的核心策略
国产探花
肿瘤中心秉持“带瘤生存”理念,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。将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射频消融、血管介入等现代医疗技术,与中医药辨证施治有机结合,既发挥现代医学精准打击肿瘤的优势,又通过中医药调理机体,减轻治疗副作用,提升患者生存质量,实现“衷中参西”的协同疗效。
陈学彰提醒,肾癌早期虽隐匿,但通过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防控。一旦出现血尿、腰痛等异常症状,需及时就医排查。防癌抗癌,始于日常,重在坚持。
作者:林晓彤